在古代历史上最正规的配资公司,君主和大臣的辞世后常常会被赋予谥号以评价其一生。根据《逸周书·谥法解》所载,早逝而短命的会被称为“哀”;恭敬仁厚但寿命不长的也会被称为“哀”;德行高尚却未能实现伟业的同样被称为“哀”;遭遇极度艰难困苦的亦被称为“哀”。以下,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春秋时期谥号为哀的君主。
一、周哀王
姬去疾,周哀王(?—前441年),姬姓,名去疾,为周贞定王长子。公元前441年,周贞定王去世后,姬去疾即位。但是,姬去疾即位后三个月为弟姬叔袭杀,葬处不,死后的谥号为哀王。对此,在笔者看来,周哀王在位时间短暂,也即属于短命的情况,因此符合哀这一谥号的定义。
二、鲁哀公
鲁哀公(?―公元前468年),姬姓,名将(世本作蒋),鲁定公之子,东周时期(春秋末、战国初)鲁国君主,公元前494-前468年在位。他在鲁定公死后即位。鲁哀公十六年(公元前479年),孔子去世,鲁哀公亲诔孔子。
展开剩余71%鲁哀公二十七年(公元前468年),想请越国讨伐三桓,也即鲁国的大权被三桓掌握,鲁哀公不愿意当一位傀儡君主。但是,同年八月,三桓反击,鲁哀公逃到卫国,又逃到邹国,最后到了越国。后来,鲁国迎接鲁哀公回来,后者在公元前468年去世。对此,在笔者看来,这样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。
三、晋哀公
晋哀公(?-公元前438年或前434年),《世本》、《赵世家》作晋懿公,《竹书纪年》作晋敬公,姬姓,名骄,晋昭公的曾孙。晋哀公纪委后,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,也即韩、赵、魏三家卿大夫掌权,而晋哀公这位君主则是名存实亡。因此,晋哀公的生平事迹也没有较多的记载,甚至连去世时间也存在一定的争议。
四、郑哀公
郑哀公(?-前424年),姬姓,郑氏,名易,春秋郑国第二十位第二十三任君主,在位年数《史记郑世家》作8年,《史记六国年表》作39年,据刘坦考证,以39年为是,谥号为哀。史记卷四十二·郑世家第十二》记载郑人杀死哀公,立郑声公弟丑,是为郑共公,也即郑哀公属于死于非命的情况。
五、蔡哀侯
蔡哀侯(?—公元前675年),姬姓,名献舞,一名季,蔡宣侯之子,蔡桓侯之弟,春秋时期蔡国国君,公元前694年—公元前675年在位。公元前684年,蔡哀侯因对息侯之妻息夫人无礼,而激怒息侯,息侯便与楚文王设计俘虏蔡哀侯到楚国。在此背景下,蔡哀侯在楚国居住九年去世,死后蔡国人拥立其子肸继位,是为蔡穆侯。因此,蔡哀侯属于客死异乡的情况。
六、秦哀公
秦哀公(?—公元前501年),嬴姓,名籍 。《秦记》叫作秦毕公,《史记索隐》作秦㻫公。秦景公之子,春秋时期秦国国君。在位36年(公元前536年—公元前501年)。
公元前505年,吴国攻陷楚国国都,楚国大夫申包胥千里迢迢来到秦国求救,尽管从亲缘关系上秦哀公是落难的楚昭王的外公,但是秦哀公不理。申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,日日夜夜痛哭,竟哭了七天七夜。于是为之赋《无衣》,发兵救楚,击败了吴军,吴王阖闾收兵回国,楚昭王得以复国。
不过,因为史料记载的匮乏,不清楚秦哀公的具体结局。对此,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,秦哀公虽在位时间长最正规的配资公司,但缺乏类似秦穆公等先君的开拓性成就,符合哀这一谥号的授予条件。
发布于:安徽省旺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